第七期读书会书单新鲜出炉,欢迎您的了解,以心理学的名义,加入我们吧!!!

发布时间:2011-04-28    作者:海尔森心理网    点击量:1206

 

         读书会历史录音:http://www.tudou.com/home/_59435226  有密码的可在QQ群里向管理员索取

 

         海尔森心理学交流YY语音频道(ID39487241)现已进行第六次了,我们将定期组织网络交流、心理学讲座、或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并且有机会邀请一些老师,以及心理咨询师,或者咨客做客频道,进行交流,请大家及时关注群、或者网站信息,了解活动内容。

YY软件下载:http://www.yy.com/s/download.html

每周固定活动一览:  

                                       

周三晚催眠工作坊内部交流活动   

                       

周四晚海尔森读书会:

                  

我们将会陆续组织更多活动,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期待您的加入。

同时,欢迎同行加入,欢迎任何形式的心理学分享交流活动,对于优秀的活动,海尔森将帮助其进行推广。

我们也欢迎更多热爱心理学的朋友加入到YY频道管理组中,共同成长。

 

 

现将4月28日学员推荐书单分享给大家:

 

《相约星期二》

这是一个清楚知道自己生命走到尽头的老教授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给自己曾经的学生所上的一堂堂人生课。关于生活,关于死亡,关于工作,关于家庭。其实我从来没有看过正式描述死亡的书,因为自己总是想不清楚,想想又总觉得悲观。便带有逃避性质地对自己讲不要去想一切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不管你怎么想你都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可是在这本书里面,老人明明白白的讲清楚,一旦你学会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生活。” 是的,人总要死。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浑浑噩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借口。死亡是Morrie老师选择的第一个话题。我隐隐联想到了海德格尔那句向死而生。反而是,透彻想清楚死亡的必然,才能最后让我们真正学会好好生活吧。换句话说,未知死,焉知生?
   
   一个人不断读着新的书,总会遇见新的想法。这些想法与其旧有的观念碰撞、摩擦、融合,最后常常会显现出意想不到的美丽。我曾经一度奉行一个人主义,(尴尬的是,这是在我的中学阶段)。因为其实很多被人们所吹嘘的两个人一起干的事情一个人明明也可以去做去尝试。当然,就好比一个人打球一样,大不了选择壁球,尽管方式有些可悲。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可能宁愿被自己发的枯燥无味的球砸到,也好过面对对方打过来的方向不明力度不明的球。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读书思考,一个人工作生活,不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么。Trust me, 曾经真的设想过自己在满是书的房间里,die alone,也没觉得不好。选择自己一个人,真的是逃避长大、逃避责任、逃避那个不知是否存在的伤害的最好方式么?
   很庆幸的是,这本书突然坚定了我的一个观念。在提到家庭这个观念上,Morrie拿出了诗人Auden的一句话。We must love one another or die. 没有爱,毋宁死。Huh,很激烈的感情。但准确来说,整个概念只有一部分是关于爱的。更大一部分是是互相支持,是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同时也是安静地相信自己正被一个人守护。无条件。就好像都说人们历经沧桑的时候,最深埋心间的往往不是那人的I love you,而是I'm with you. 若想真正地去体验责任,若想全身心地去爱去牺牲,那么应该有孩子,有一个在任何时间在任何情况下back you up的家庭。
   
   一直想知道看破红尘是什么意思。既然都一切皆空了,那还会觉着或者有意义么。这里Morrie给出的超脱意思是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然后才走的出来。
   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有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这是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段落。我所欣赏却常常没办法做到的,那些悲欢离合,just take it。老人的方式是,每天醒来,先哀怨一下自己可悲与痛苦,落泪或是大哭一场。之后,好好去想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其实那些看清楚人生其实是个彻头彻尾悲剧的人并不一定是悲观,他们更多只是诚实面对。既然注定是个不可扭转的悲剧,为什么不平和接受每一个年龄段的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多多去寻找你可以看得见的美好呢。Life Isn't Fair. It's just fairer than death...足矣。
   
   老人最后很安静的离开了。在所有他爱的人的陪伴下。我想也是他的夙愿吧,所有他爱的人围在他身边,亲眼看见发生的一切。没人会接到电话,或者接到电报,或在某个既冷又陌生的地下室里隔着玻璃看他。就好像作者在书里面有意无意提到的,这世上每时每刻,都有着诞生与死亡发生着。也许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意义。如此豁达真诚笑对人生的人想来也有很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Morrie老人那样有机会表达出来。其实,我认为关于人生的道理,是没有健康之人将死之人之分的。想起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一本书《爱的教育》,这本书也一样,给还在为某些问题困惑的我一些clue,让我深深为之感动。
   其实本书也提出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一个人有着当银行家当顶级律师的智慧,而他最后却在养老院里当义工。那这算不算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对其本人而言算不算是一个人生的遗憾?我们怎样,才真正可以分得清什么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别人想要我们做到的呢?Keep thinking...
   
   看书落泪之余,想起一句话,只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如果你也可以向这位平凡也不平凡的老人一样,用你的方式,坦然真实地着爱着这个世界。
 

《寻找弗洛伊德》


本书是关于介绍心理学的强大学派--精神分析的理论和经典案例的书。首先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弗洛伊德和其他心理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理论提出是基于他的临床实践,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经验主义者。

本来以为精神分析只是很好玩,看了之后才知道,在这之中有很多问题,并不像我起初想像的那样。就像分析的移情。本来我以为我们有可能可以避免,但是当我们在分析病人时会不自觉的进行自己的防御。因为我们也是人,也会有感情。

精神分析的目的在于使人的人格更健康的成长,在于恢复人类的本性。弗洛伊德说:治愈你病的不是我而是命运。把你的神经症性痛苦转变成一般的日常的不幸,就算成功了,您自己能够理解自己也是很大的收获。精神生活健康了,就能够更好地适应那种神经性痛苦。 

《陪孩子长大》 李子勋

读书最容易引发的一种心理情景是催眠,尤其读我们所欣赏的人的书,我们会无条件地接纳,失去通常的判别力。当某些信息激发我们内心的异议时,意识会帮助我们将这些信息合理化,感觉一定是自己错了。所以,就一个个案引出话题时,要时刻敏感地觉察到,每个个案发生的情景是不一样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也是不一样的,更不必说还有好多心理医生自身的风格特点。所以,心理学家在某个个案中使用的方法,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推而广之。   本书也是按照个案方式写成,为了不误导读者,我尽可能采用解释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怎么来应对相似的情景,而不把所谓的治疗方式直白地写出来。同时,我们有些个案后面加上了一些观点,来补偿解释的不足。

《原来可以这样爱》

爱与性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有无数的男男女女在其中迷失,我们恋爱、我们失恋、一会儿这个好、一会儿那个好,有了现在的,心中又老是怀念从前的,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人的心中都渴望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   现在问题来了,渴望完美爱情是一回事,能不能获得完美的爱情是另一回事。   爱与性不能圆满的原因,往往就是受到潜意识中心理作用的误导,采取了不适当的方式与对方互动。要战胜误导,首先要了解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读书会历史录音:http://www.tudou.com/home/_59435226  有密码的可在QQ群里向管理员索取

免费试听预约